close

總是希望看到別人的改變

看到嚴長壽先生所著的「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第一個想法,就是將書裡頭的觀念跟看法告訴在外工作的「二少」。希望他能夠受益、有所增長、能夠改變。但是,他的反應不太熱烈,好像感受不出來。想想也對,這些觀點切不切實際,自己都沒有做做看,怎麼會知道好不好,單憑書上寫的,就說好嗎?

其中有一篇「金牌替代役」,描述一位當替代役的青年朋友,尊重並熱愛自己的工作,能夠在工作中得到滿足和成就感。筆挺的制服,運用智慧幫助別人,做好工作,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每個人,無論是一介平民或是高官或者是大企業家,都可以影響別人提升公司或社會整體的進步。我們就是把這篇文章的內容告訴他,他聽了表情冷漠,眼神恍惚,一副不以為的樣子。

其實有一篇「自療」的文章,對自己非常有幫助。他講到自療的方法--正面思考,沒有永恆的快樂與悲傷,做好情緒管理。正面思考最重要的關鍵是「面對、接受、處理、放下」,每個人都會碰倒不如意和苦難,正面思考,是自我療傷最好的法子;其次是,再大的快樂和悲傷都會過去的,不必一直把它背在身上;最後是,「跳脫自我」到更高的境界看待自己的行為,有助於情緒的管理。

試著改變自己的想法,找出對自己有幫助的地方,自己做做看,有效果了,再分享給別人。年紀大了,就會常常希望別人「怎樣!怎樣!」,很少要求自己去做做看,去體驗看看。其實,年輕人最不喜歡說教,但他會透過楷模去學習,追求「偶像」就是最好的例子。

09
八月, 2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熊爸。阿土伯 的頭像
    熊爸。阿土伯

    《熊爸。阿土伯》的異想世界

    熊爸。阿土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