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領域的意涵與實踐
參加彰化縣生活領域輔導的期間裡,跟著余督學及團員一起學習、服務。深深感受到,生活領域教學活動的活潑與多元,是低年級老師和小朋友最喜歡的課程之一,茲將生活領域課程的意涵與實踐(教學活動設計案例)詳述如下:
國民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尚屬於統合階段,學習活動的內容宜以生活為中心。所以將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三大領域合成「生活」領域的課程。換句話說,融合兒童自然的生活及遊戲活動,使兒童能夠參與群體生活、與人溝通交往、互助合作,能用心的觀察、察覺周圍環境的變化,能感受花草樹木的活潑生機,也能用自己的語言、圖畫、動作或歌唱來表達內心的感受。也就是統整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發展生活中的各種互動與反省能力,奠定從生活中學習的基礎。
教學活動設計時,可以用輕鬆活潑的方式來設計,這樣的教學活動就可以一舉完成想達到的課程目標,茲以「老鷹捉小雞」的遊戲,設計教學活動的步驟說明如下:
一、 老師帶小朋友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
二、 引導兒童設計面具。改成「大野狼與小豬」、「蜈蚣競走」…等遊戲。
三、 彩繪面具時可教兒童如何使用色彩及設計造型,查看圖畫上各種動物的面相及特徵,發明各種不同的玩法,學習如何分派角色通力演出。
四、 老師教一些兒歌,配合動物間活動的話劇來表演。
五、 教師在一系列活動的期間或結束時,用問答、報告、紙筆回應等自認適當的方式來提醒學生察覺活動裡的涵義或檢測教學目標是否達成。
總之,生活領域是一個多元活潑的領域,它統合了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科技及社會等領域,同時從生活經驗出發,透過兒童自然的生活與遊戲活動學習。參加這個領域後,讓我從動手做、遊戲中,體驗了學童的生活和思維。因此,盼望自己在彰化縣生活領域輔導團,能夠貢獻一點綿薄的力量,為生活領域的課程設計增添一點活力。
20 四月,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