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平常跟家長聊天的時候,常會聽到喜歡打電動遊戲的孩子,縱使電腦安裝在客廳裡,也限制玩的時間,但只要父母不在,孩子就會在電腦前打電玩。為什麼會這樣呢?答案是:「打電動是孩子想要的,所以只要一有時間、機會他們就會去做」。

鄰居有一個孩子喜歡看書,他的父親在公所服務,每天放學後,總會跑到公所等爸爸下班一起回家,那段等待的時間,都會看到他或蹲或坐在公所前面的階梯上看書。看書是這個孩子想要的,所以只要有時間他就是看書。這個孩子現在三十二、三歲了,前年同時考試律師和法官,目前在當法官。

我們觀察一個人,除了聽他怎麼說以外,最重要的是看他怎麼做。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又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所以:是指所做的事情。所由:是指所走的道路。所安:是指所安的心境。)


    我剛當老師的時候,想要插班考大學,所以一有空就看看書,那時候有一位姓楊的老師,說他可以預測我會不會考上,我心裡覺得很納悶,哪有這麼神?可以未卜先知!莫非在吹牛皮!說著說著,他就拿起我在讀的書,看到書已經翻到舊舊的,而且有劃重點,也有做眉批。他就說:「安啦!你今年一定可以考上的!」真是神耶!那一年真的考上逢甲大學。現在想起來,不是他有先知之明,而是他在看我做的事情,也就是「觀其行」啦!

最近有個孩子跟我聊到,他現在的工作很忙,所以想找一個比較有規律的工作,可以準備考高普考。我就問他,目前有空閒的時間,有沒有看考試相關的書,他說現在很忙根本沒有時間可以看書,要等找到下一個工作才開始讀。聽了以後,我告訴他:「你不會考上的,倒不如好好的把工作做好!」因為考高普考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所以他才不會一有時間就往書中轉。

當老師或父母的,要能夠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目前的社會做什麼都好!不要預設立場、標準,想要孩子活在我們的框框中。也要瞭解孩子是什麼料?把那種料做最好的發揮就可以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熊爸。阿土伯 的頭像
    熊爸。阿土伯

    《熊爸。阿土伯》的異想世界

    熊爸。阿土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