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0在阿塱壹 的驚險之旅。
一堆營火,安定了受難者的心。在我們不知所措、全身濕淋淋的時候,蔡主任和幾位夥伴架起了營火,讓我們有了光、有了溫暖、心也安定起來,等待救援。在童軍學的技能,真的很不錯。宋總、張文權,你們推展童軍是對的啦!
電影中
我們應像訓練有素的兩棲部隊隊員,在精明的班長領導下,沿著海邊砂石路、山邊小路、鵝卵石路、銳石峭壁走向目的地,進行某項突襲任務。我們或是急行軍、或是太空慢步、或是攀爬、或是滑行。當滑行時若是遇到海浪襲來,還要能趕緊手抱著頭部,蹲下身體,靠緊岩壁,抵擋海浪的衝擊力。
BUT,
我們是一群缺乏訓練的死老百姓。有高齡者、有中年的婦人、有幾位年紀輕輕的年輕人。我們只有兩個沒有裝備、沒有危機處理概念的解說員。在鵝卵石路太空慢步時,稍不小心隊員就會扭傷;在尖銳峭壁上攀爬、滑行時有幾位夥伴掛彩了,有的扭傷,有的擦傷。
一開始,由於時間不早了,我們像急行軍似的,在山邊古道快速的前進,偶而解說員會停下來,介紹沿途特有的植物。因為走得太快,使得隊伍拉得很長。我們經過了山邊古道、海邊砂石路,到鵝卵石路面時非常不好走,隊員還是走得很快,看起來很危險。如果時間不是那麼趕,我覺得這段路更該慢慢的走,比較不容易受傷。最危險的是我們走到銳石峭壁時,因為海水漲潮的緣故,海邊的路都沒了,我們不得不攀爬岩石上去,再滑下去。
當我從上往下滑時,最後階段用跳的,到了地面,腳踝一陣痛楚,心想,糟糕中獎了,扭傷了。趕緊回頭跟後面的人說要像溜滑梯ㄧ樣,用滑的。忍著痛,往前走了幾步。回頭一看,來了一陣浪潮,把滑下來的夥伴,淹沒了。心裡好擔心,趕快往回走,潮也退了,趕緊把她拉了起來,看她臉色蒼白,不久又看到好幾個地方流血了,附近的夥伴也都過來幫忙。
說時遲那時快,正當我們幫忙夥伴擦乾、擦藥、換乾衣物時,突然聽到一陣尖叫聲,又有人被海浪蓋住了。解說員潘先生看到了,趕緊跑過去抱住她,潮退了才把她拉起來,看她一臉驚慌,花容失色,到處瘀傷。潘先生也受傷了,真的謝謝他即時的救助,才讓這位夥伴的傷勢減到最輕。接下來,有幾位夥伴,也在那裡受到海浪的襲擊,成為落湯雞。後來阿斌主任冒著危險,站在附近幫忙溜下來的伙伴,讓他們更安心更安全。
在高繞爬山的前一個轉灣處,由於漲潮的關係,浪很大,根本過不去,解說員要我們等兩個小時,浪潮退了再過去。大夥兒尊重專業,就乖乖的在那兒等待,看著浪潮越來越洶湧,大家紛紛爬上岩壁上,有的夥伴說我們像一群猴子、一群山羊,我想更像一群黑猩猩。
兩個小時就要過去了,浪兒一點也沒有要退的跡象,解說員手中的繩索也被衝走了。眼看短時間內無法通過,只好要求我們再往後一個轉灣處退,夥伴有點訝異、無奈與不願意,幾經催促才不情願地慢慢退(大家都想,不是再過一個小時潮水就退了嗎?最主要的是,剛剛過來實在太恐怖了!)。
我們從原來滑下來的地方攀爬上去,觀察海裡的浪潮,等海浪退的剎那,快動作的跑到較高的坡地上。我從上面下來時,突然湧來一波浪潮,浸濕了下半身,更刺激的是另一波更大更猛的海浪接踵而至,打得我整個人趴在水底下,在水中掙扎時,前面滾來一顆大石頭,本能的用手撥開,感覺沒想像中的重。浪退了以後趕快爬了起來,走到人潮聚集的地方,看到老婆,才知道,她也在那個地方跌個四腳朝天,又被海浪衝撞了,全身濕瘩瘩的。
人潮越來越聚在一塊兒,手機通訊不好,無法跟外面聯落(我心裡滴咕,怎麼解說員連個對講機都沒有?!!!),天色也越來越暗了,大家顯得有點焦躁不安,這時有一些人提議搭個營火,於是就有人去找樹枝,夥伴阿傑剛有打火機,於是開始點火,起先點不著,後來童軍行家的阿斌主任,就用精油和保麗龍把火給點燃了。
營火逐漸興旺,人心也漸漸安定下來,夥伴們忙碌著找材火。大夥兒討論下一步的方向,決議是,往回走、繼續求援。解說員告訴我們要到凌晨才會退潮,我想「等」是一定要的啦!所以和伙伴們先把背包裡能吃的東西拿出來吃,肚子不餓才有體力撐下去。接著,藉著營火烘衣物,把濕掉的衣物烘乾。邊烘衣物邊聊天,才知道很多人落水了。有一對夫妻同時被大浪蓋住,太太說:「那時候,我想,遭了!孩子還小,什麼事都沒交代,就這…」:另外有一位太太說,她回頭看到先生被大浪蓋住了,當下嚇得魂不附體…等。有幾位夥伴的眼鏡、帽子都被海浪帶走了。
有了亮光、有了溫暖,大家的心也安定不少,感謝上蒼給了我們無風、無雨、不冷的環境。夥伴們彼此安慰打氣,傾聽受到驚嚇者的心聲,適時地安慰。還有人開始在營火邊跳起舞來了,有人開始講笑話了,說什麼等一下會有海鷗部隊來接……(真的是電影看太多?!)。更振奮人心的是月亮姑娘出來了,第一次感覺到圓圓的月亮【農曆17】好可愛喔!還有最、最、最好的訊息是小瑩主任的電話通了,跟外面的領隊---蔡小姐聯繫上了,經過她的報案、安排,旭海村長和當地海巡隊的朋友們準備要來救援了,但還是漲潮時間,他們也無法進來。
慢慢長夜,我們往旭海方向不停的眺望著,「有燈光了」有人喊著,大家興奮不已,可是又沒有了,失望之情流露在每個人的臉上。等著等著,終於一盞又一盞的燈光移過來,看到救援的人了。接著在他們在危險處佈置了繩索,並且在每個險要處安排了人手為我們打光照亮,也有人隨隊保護。我在一個轉彎處又被一波海浪打到,救護人員迅速過來抱住了我,真的太謝謝他們了。花了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往旭海村走,我拄著長木板一步一步跟著隊伍走,腳踝的痛貫穿腦海,心裡一直告訴自己要跟痛楚共處,要感謝雙腳對我的貢獻。夥伴們都說:「這條路怎麼這麼長?」、「我們進來時有走這麼長的路嗎?」。
回到了旭海溫泉臨時安置中心,看看時間已經凌晨一點了,他們準備了熱騰騰的麵條,溫暖我們的胃。也趕快聯絡救護車把兩名受傷嚴重的夥伴載去醫院急診。真的非常感謝旭海村村長和當地的夥伴們。
兩點我們離開了旭海村,往我們原先預定的飯店,抵達知本已經凌晨四點了。
本文的寫作技巧:
一、運用營火給人溫馨感覺當SLOGAN。
二、以電影的情節和現實對比襯托出旅程的艱難與危險性。
三、以步移法,描述整個過程發生的事情,及人心的變化。有危險、有人性互助善良、有危機處理過程...等。
四、最後以抵達飯店的時間,來總結這段旅程的辛苦。